中药搭配表(中药配伍表一览)
日期:2024-11-04 栏目:女性生活 浏览:0
中药搭配表是中医的传统方剂,也是一种中药处方,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的药物,但是中药配方是有很多讲究的,这样才能保证其疗效。比如说,配方的配比问题,就有可能会对中药的功效产生一定影响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药配方的配方,以了解其功效与禁忌。中医的配方1、配伍表 【性味】辛,甘,寒,归心、肝、肺、胃经。【归经】入肝经。【功效】疏散风寒,宣通肺气,散风寒,止泻。【主治】风寒感冒,头痛发热,鼻塞流涕,咳嗽,气喘。【用法】煎服,入茶汤或入丸、散。2、配伍解表 【配伍甘草】:甘草辛温,入脾经。【功效】和中缓急,养血补气,祛痰止咳。【主治】风寒表邪,发热恶寒无汗,鼻塞清涕,咳嗽吐稀白痰,头痛肢节酸痛。【用法】加白芍:白芍:酸甘微寒,入肝、肝经。芍药酸寒,入肝、脾经,有活血、行气、止泻、柔肝之功。白芍:酸甘微寒,入脾、胃、肝经。白芍:酸甘微温,入肝、心经。白芍味苦酸甘,入肝、脾经有柔肝养血、敛阴止汗、止痢等功效。
中药搭配大全
中药搭配大全,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?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个中药配方呢?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中药配方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,下面的内容会让你们了解中药配方吧。中药配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子,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来制订的。中药配方的应用是中医临床中的治疗方法之一。中药配方是由多种中药材组成、制备或加工而成的。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、病情、体质等,中药配方的应用,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伍。在中药配方上,应根据患者体质、病机特点、病情轻重等不同,选用不同的中药配方。如治疗肝肾不足、脾胃衰弱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,可选用生地、熟地、山萸肉、淮山药、白术、茯苓等,可根据病情酌加人参、黄芪等。对肝肾阴虚型的病人,可选用熟地、山萸肉、枸杞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菟丝子等。对于泄泻、尿频、遗尿等症,可选用旱莲草、生地、白术、茯苓、黄柏、猪苓、泽泻等。若患者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、消化不良,则可用生姜、木香、诃子、槟榔、法夏、橘皮等。2.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、头晕心悸、面色萎黄、心悸气短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可用当归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等。中药搭配口诀
中药搭配口诀是一种中医的说法,它是指中药配方。中药配方的种类有很多,中药是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体质来搭配的。1.补气:补气是指补气。如补阳药,补益药物是在机体内,生热的同时补虚。常用的补气中药有人参、白术、黄芪、党参等,如四君子汤加人参,补气健脾的是党参;补阴药,养阴的是麦冬、阿胶。2.补阴:补阳是指补益阴液。如补阴虚的中药可用于肺阴虚。补阴的药物有生地、麦冬、五味子,用于治疗阴虚津液不足,虚火上炎的药物可用于阴虚阳亢的疾病。3.滋肾泻火:滋阴是指补益肾阴的药。如六味地黄丸。补肾阴的药物有女贞子、山茱萸、旱莲草等。补肾阳的药物有鹿茸、仙灵脾、巴戟天、熟地等。4.清虚热:清虚热的中药有生地、麦冬、生地、玄参、知母、黄柏、知母、石斛等。5.润燥滋阴:润燥滋阴的中药有石膏、知母、玉竹、沙参、玉竹、地黄、龟板、鳖甲、女贞子等。6.凉血敛汗:凉血敛汗是指清热生津的药物。如黄连阿胶汤。生地、芍药、蝉衣、藕节、丹皮、石膏、知母、黄柏、藕汁等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wlgx.cn/nxsh/23102.html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网所转载稿件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、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(909091757@qq.com)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