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引子怎么用(中药药引子怎么用)

中药引子怎么用【中药引子【中】是《濒湖集简方》的组方,由于《本草纲目》、《本草求真》等多种着名中药材组成,对于中药引子的用法和用量有很好的描述,所以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使用,效果会更加明显。一、【中药引子】【中药方子】【组成】大附子、生鳖甲(醋淬)。方中大附子,以其为君,以炙鳖甲入厥阴,以炙鳖甲入厥阴,使阳升阴降,则厥阴逐之,厥阴逐之,则阳明独盛于内,而厥阴独盛于外,故曰大附子,炙之,其功专主厥阴独盛于内,是为君药。鳖甲咸能行气,故生地滋阴,以治其厥阴独盛于外也。炙鳖甲咸能散结,故可散瘀,鳖甲咸能泄热,故可散瘀。三者伍用,共奏消散瘀结,消散瘀结之功效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鳖甲咸平,破积滞,散瘀血,故主消散,又善治疝,又善治妇人血闭,故可治疝。

中药引子怎么用最好

中药引子怎么用最好?中药引子怎么用《医学导义》记载:“引药者,取其性,取阳气之药,取温补,行阳通络之药,取温阳之药。”引子的作用主要在于补阳气、助阳气。用于阳气不足的亡阳之证(如阳虚、气短等),如阳虚泄泻(即阳虚外寒、泄泻内热、津液不化而生内热),可选用《温经汤》引子“引药”。《汤液本草》记载:引子,曰:“引药者,取其性,取其气,取其阳气之药,用以温通经脉,逐瘀通络之药,以制其寒。”引子即引药,引药入里,取其性。《本草纲目》认为,阳气不足者,多有瘀滞之倾向,宜用通调气血、行气止痛之品。《本草备要》曰:“引子,引药中之药也,引之以阳药,性善走窜,性温而不燥,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之药。《本草求真》亦云:阳虚者,多有瘀滞,宜用温经散寒之品。”《本草汇言》也云:“阳虚者,多有寒湿,宜用温散寒湿之品。”现代医学对寒湿、湿热及瘀阻脉络的不同表现,亦有不同论述。

中药引子怎么用效果好

中药引子怎么用效果好?一、【中成药引子】1、【处方】当归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何首乌、白芍、川芎、菟丝子(制)、甘草、枳壳(制)。2、【制法】共研成粗末,每服2钱。3、【功能主治】补血,调经。主经期,血虚气弱者。4、【用法用量】《简明医法》:经期,加丹参12克、川芎15克、当归12克。二、中药引子:1、【组成】当归、红花、川芎、赤芍、熟地黄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白芍、人参、菟丝子、鹿角胶(捣烂)、杜仲(炒)各等分。【用法】水煎服。2、【组成】生地黄、白芍药、川芎、当归、白术(炒)各等分。3、【用法】水煎服。【功效】活血调经。【主治】血虚生冷,行经腹痛,血块排出后痛减。4、【组成】阿胶,艾叶,当归。【用法】水煎3次,分3~5次服。5、【组成】阿胶,艾叶各等分。【用法】上为末,米饮调下。【主治】血虚生冷,行经腹痛,血块排出后痛减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wlgx.cn/nxsh/22755.html
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网所转载稿件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、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(909091757@qq.com)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。